她本来是要成为一个诗人的,到底却作了画家。不过这并不矛盾,在她一步步走来的艺术旅程中,无论人本还是文本,都一直葆有诗的气质:浪漫、高迈、拥古典情怀和现代意识于一身,且时时纠结于理想主义、完美主义、乃至英雄主义情结的困扰,自得于其中,也时而困顿于其中——在一个日趋物化、功利化而崇尚炫技、淡薄精神、“与时俱进”的时代里,这实在有些不合时宜,她却坚持了下来,在潮流的背面,走出了另一种风度。
张小琴,一位执着于人格塑造与精神力度的女艺术家。
初识小琴,直疑她是从另一个时代空降落于现实社会中的人:那样的一种古典绰约的外在风姿,又那样内在着一种强烈的现代气息。或许,长期的学院生活、教师生涯、科班素养以及长达三十余年的画室岁月,造就了她不同一般的气质,但这种气质的底蕴,却好像另有来处。
这时代,不仅艺术和“艺术家”是分离的,连一般的人,其做事和做人也是分离的,关键是没了信仰。欣赏小琴其人其艺术,首要一点,在于她的真诚:真诚地做人,真诚地画画,真诚地把艺术当生命来珍爱、把生命当艺术来呵护直至人与画、生活与艺术浑然一体,而仰起头来相信自己也相信这世界是有理想和意义可托付一生、爱之一生的——正是这种“相信”,这种由“相信”而生的真诚,让这位外表上的弱女子,在飒然四溢的艺术气息之外,更有一派“巾帼不让须眉”的慨然和坚卓,令人肃然起敬——熟悉小琴的友人们自会解得,何以任岁月消磨,那一双眼眸却总是如启明星般地执着、专一而亮烈。
因了浪漫和高迈,更因了潜意识中的“英雄主义”情结(加引号以区别于男性化的英雄主义),作为画家的张小琴,一直钟情于主旨鲜明而又宏大的题材,且不乏精品力作,如《融》、《蚀》、《成熟的红色》、《商旅图系列》等。在这些作品中,重彩丹青之宏大厚重的叙事功能,被小琴发挥得淋漓尽致:斑斓驳杂的色块,恰与生命和历史的斑驳与凝重不谋而合;刚柔相济且极富造型力的线条,犹如音乐的交响,勾勒出图像内里的意义与情愫。理性与感性,追怀与叹咏,材质与心象,写实与写意,在这样的“宏大叙事”中被整合一体,绚烂而深沉。
显然,在张小琴的美学意识和价值取向中,浅薄的主题和单一的抒情都不足以承载其精神寄托,这不仅与她所钟情的岩彩、重彩画种之负载能量和表现取向有关,更与其所代表的那一代知识女性的文化背景与人文情怀息息相关。
作为“负重的一代”之艺术家中的坚守者,在张小琴几乎所有阶段的画作中,我们都强烈感受到一种“有道”且执意“弘道”的理想主义气息,一个远未实现而又勃勃跃动着的早春二月般的心境之所在。尽管,她至今还未能将这样的“心境”,收摄与聚焦到一个足以完整体现她理想愿景的题材和图式之谱系上,获得更显豁的卓然独立,乃至不乏不断“转场”的焦虑与遗憾之困扰,但由此带来的另一重效应则是:她一直拥有纯属于自己的生命体验和语感特质,以及深切而有力的抒写能力——她对她所画的一切,都总是那样充满深情,有如一次又一次重返的“初恋”,且从不担心情感的干涸,这实在是一个奇迹!
由此,细心而敏感的欣赏者在她的画前品读久了,会感受到表层的色彩和线条下面,似乎有密布的毛细血管在汩汩搏动,富有强烈的生命感。同时还可以更深一步地品味到,在她所塑造的各种艺术形象中,都隐隐渗透出某种隐喻性的诗意,和不可限定的象征意味,有如一层光晕,润化并升华开来——这无疑源自主体精神之宗教般的虔敬,和化生命体验于语言体验之中的人格魅力。
然而,正如生命有时不堪承受之轻,艺术也有时不堪承受之重。“道”“艺”之间,孰轻孰重,在多元语境下的今天,实在需要另一番掂量和化合。
西人王尔德有言:在艺术中一切都重要,除了题材。
或许可以就此戏仿一句:在艺术中一切都不重要,除了心境。
有意味的是,在张小琴的艺术历程中,这两者都不乏启示。
如上所述,向来将艺术当生命和生活本身来“过活”的小琴,从来不缺乏良好的艺术“心境”,了然该怎样画是真艺术。只是在画什么以及所谓“题材”的选择上,时而有些犹豫。实则作为资深画家,小琴自然知道一切好画首先是画给自己的,是自己心境之象的外在投射而自然生成的,只是一向负重惯了,由不得为之挂碍而已。
其实,在张小琴一些无涉宏旨、消解了预设的他者视角,而仅随个在语感和心境生发的作品中,如《翠微》、《有风》及《女子系列》等,便悠然展现出另一派“天生丽质”的别样韵致,如画家自己所言:“用笔彩而歌而舞”,“旋转出我无法停息的舞步和化蝶的幻象”(见《伍眉画社2010作品集》张小琴卷,安徽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)。在这些为洒脱心境所润化了的优美笔触和烂漫色彩中,在这些解脱了题旨重负的自在歌吟里,不难发现,原来还有另一面的张小琴,有待我们重新认领和敬重!
好在新世纪的新一个十年伊始,作为新结社之“伍眉画社”的大姐大,小琴似乎也随之有了新一种心境:解脱庙堂的拘束,优游民间的自在,收视返听,潜沉内心,持高远而事寻常,且从寻常中抉出新的高远来——由坚卓而澄明,再度聚敛的生命承诺,必将应答另一派风度于新的艺术旅程。
2011-1-26于西安印若居
[沈 奇,诗人,文艺评论家,西安财经学院教授,陕西美术博物馆学术委员]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